小说鸭

繁体版 简体版
小说鸭 > 大宋日月记 > 第194章 昨天

第194章 昨天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第194章 昨天

2016-07-06 作者: 明日

第194章 昨天

历史的年轮倒回十一转,今人往后看,自是反思深刻。

熟通经史的牛文,考虑到郡马爷的荒岛出身,对当时的天下大势、时代背景,先做了一番精辟的交代。

宣和三年前后,正是宋、辽、金国势反转的重要关头。

先是宣和二年,大宋的密使赵良嗣——本名马植的原辽国汉人,过海赴金,恰逢大金开国皇帝阿骨打御驾亲征,一举攻克辽国上京。

马植亲眼见识了金军的强大战力,心神俱震,双方就此签订结盟攻辽的“海上之盟”。

当马植归来,在赵宋君臣一片欢欣鼓舞中,却有远见卓识之士发出异声,参议宇文虚中上书谏言:“中国与契丹讲和,今逾百年……引强悍之女真以为邻域……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也……”

正是忠言逆耳,当时的道君皇帝龙颜大怒,将宇文虚中降职处分。

牛文感叹,其实纵观当时天下大势,对宋来说,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并不难,最便宜之计,莫过于利用辽国的苟延残喘,消耗金国的新锐力量,待两败俱伤之际,再坐收渔翁之利。

然而,当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时,总有些被激动冲昏了头的人,会做出错误的抉择,而这个抉择的后果,是万劫不复!

马绉亦毫不客气地痛批:《海上之盟》便是北宋亡国的祸首!

所谓国之将亡,必生妖孽。

睦州青溪富户方腊不堪采办花石纲官吏的勒索,利用江南百姓饱受压榨的民愤,以明教相号召,树帜起义,应者云集,多达十万之多,短短一、两月间,便席卷杭州、歙州等六州五十二县,称帝割据。

此举犯了当国者大忌。

北宋朝廷,对为匪为盗的义军多有宽恕,围剿不成便施以招安,便是“欲得官,受招安”民谚的由来。

是以宋人对盗匪既惧且羡,不乏忠义之士,被逼落草时也无太多犹豫,便是出于这般心理。

原来如此,明日对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故事,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
但是历代王朝,对敢于逆上称帝者则严惩不殆,株连九族,是为诛心。

不喜多言的马绉讲到此处,有所意味地看了明日一眼,便将话头交还牛文。

赵宋自不例外,被触了逆鳞的道君皇帝大为震怒,下令童贯率领原本准备北上攻辽的十数万精锐官军,南下镇压方腊起义,同时下罪己诏,宣布罢花石纲,以平息民愤。

原歙州知州曾孝蕴因抵抗方腊有功,奉旨知青州,以遏制活跃在山东地界的宋江匪众。

那曾孝蕴虽是文官,却有着跟反贼方腊交锋的经验,亲自率领一部乡兵阻截三十六结义。

宋江一众好汉,跟曾孝蕴所部边打边跑,又在沂州跟知州蒋园所部一场好战,接着又杀向淮阳。

如此声东击西,三十六结义终于摆脱了各部乡兵的前堵后追,于年底攻入沭阳县,抵近海州地界。

至于宋江等人为何做出如此宿命般的战略选择,是因为结义兄弟中有个武行者,言海州依山傍海,地势险要,沿海好多大岛,物产丰富,比梁山泊还适合结寨固守。

明日听到了正戏,为之一振,暗想英雄所见略同,自己亦把荒岛作为海上根基。

他又想,那武行者莫非就是独臂行者?

话说知州张叔夜得知横行山东的宋江匪众逼近自己辖地,又见到了溃逃下来的沭阳县尉王师心,并不慌乱,当即下令招募“敢死士”,保卫家乡。

“敢死士”乃是大宋地方官府为应对紧急情况而启用的一种临时编制,介乎官兵与乡兵之间。

海州子弟为保卫家乡,踊跃应募,不到数日,“敢死士”便满千人。

那边厢,占了沭阳县的三十六结义放出风声,声言要攻打海州城,却明修栈道、暗渡陈仓,于宣和三年正月,登上了郁洲岛。

他们本是水寇出身,驾船做案最是拿手,索性做了海匪,在临近海域出没,劫掠了好多船只,海上往来的商贾和船主,叫苦连连,纷纷找上官府告状。

张叔夜接了状子,并无什么作为,依旧埋头操练那一千“敢死士”。

百姓便纷纷传言,道张知州被宋江吓破了胆,只想着固城死守,哪敢主动出击。

再说郁洲岛上,宋江一众好汉,却产生了严重分歧。

原来,二月,朝中有大臣上书进言:“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、魏,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,其才必过人。今青溪盗起,不若赦江,使讨方腊以自赎”。

于是,一道“赦过招降”的建策出台,道君皇帝颁旨招安宋江匪众,在海州各县贴出招安榜文。

原本,三十六结义欲在郁洲岛上扎根结寨,准备攻打海州城,立个下马威,教附近州县不敢觑觎。

此时招安的消息传来,众人一时人心浮动,对是否攻打海州城举棋不定,分成了两派意见。

一派坚决要打,反对招安。

另一派则认为目前不宜激怒官府,可暂且观望。

最终,双方的意见在一事上统一:无论招安与否,攻打海州城都有利无弊,既有震慑效果,亦可为日后谈判增添砝码。

这番分析,出自军师“无用”之口。

宋江义军虽然兵马不多,贵在精悍,但在数万官军的围剿下,来去自如,殊为不易,倒有一半的功劳,落在这个军师身上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